骨质疏松症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、骨结构破坏、骨强度降低、易发生骨折。主要表现为疼痛、驼背、身高降低和骨折,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,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可能致残。说到骨质疏松,大家很自然的会想到患病者多为中老年人,年轻人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?
骨质疏松人群
不可否认骨质疏松与年龄有很大关系,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的几率较高。因为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、生长激素、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,成骨细胞活性降低,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,导致骨转换加速,骨量丢失增加。但是骨质疏松症在任何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,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,尤其青少年、孕产妇、绝经期女性、老年人是预防的重点人群。
健康饮食必不可少
首先要增加饮食中钙及蛋白质的摄入,多吃一些奶制品、豆类、鱼类和肉类。蛋白摄入不足影响骨量的维持,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关键的营养素,可以减缓骨量丢失,改善骨矿化。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,这就要求经常接受阳光照射,这样对维生素 D 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其次坚持低盐饮食。如果长期高钠摄入导致长期性的钙平衡破坏 ,最终会骨矿物引起质密度减少和骨质疏松症骨折危险性的增加。大家在烹调时尽量少放盐和含盐调味品,最好使用限盐勺。炒菜出锅时再放盐,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,而是均匀散在表面,能减少摄盐量,一些暗含食盐的酱肉、香肠、烧鸡、熏肉等也要少吃。
坚持运动
适量的运动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,促进骨转换平衡,维护和提高骨密度,延缓骨量丢失,因此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。运动还可提高肌肉的力量、增加活动的协调性,减少跌倒风险。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,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。不锻炼身体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,容易跌倒造成骨折。
不过运动方式、时间、强因人而异,老年人及骨质疏松人群应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,可以选择慢走或太极拳等运动方式。年轻人群可以选择跑步、骑自行车、打球等运动方式。
戒烟限酒
吸烟可使骨密度降低,会使骨折危险性增加。饮酒过量可导致骨质疏松,人体的酒精过量,酒精会抑制成骨细胞,破坏的骨质大于形成的骨质,骨质开始流失。另外要少喝浓咖啡、浓茶和碳酸饮料以免造成钙的流失。
因此骨质疏松症并非与年轻人无关,我们要从年轻就开始做好预防工作。年轻时期饮食结构不合理,生活方式不健康,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,就会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。
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,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。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!
【责任编辑:舜英】
分享到: |